首页 > 最新动态 > 第十三届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重庆召开
最新动态
第十三届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重庆召开
2024-12-1510

12月14日至15日,第十三届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重庆召开。会议设有开幕式暨特邀主旨报告、专题学术研讨14个分会场以及研究生专场,共180个学术报告,吸引了来自全国重金属领域30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了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与风险防控、重金属污染场地及土壤修复与管控、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循环及其阻控等领域的新动态和技术成果。

会议现场





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党办(办公室)主任卢佳新主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祖义,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副主任胡华龙, 西南大学副校长白显良分别致辞。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为:

夏祖义、胡华龙、白显良、卢佳新





特邀主旨报告





特邀主旨报告环节由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魏世强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吴龙华主持。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平作了题为“汞同位素示踪环境汞污染来源和人群汞暴露途径”的报告。以汞同位素示踪技术为工具,深入剖析环境汞污染的源头,详细阐述了人群汞暴露的主要途径,为汞污染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井冈山大学校长、教授罗旭彪作了题为“强酸条件下重金属吸附位点设计与应用研究”的报告。针对强酸环境下重金属吸附问题,详细介绍了吸附位点的设计原理与应用研究成果,为重金属污染处理提供了创新技术方案。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研究员师华定作了题为“农用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技术路径”的报告。针对新形势下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源头防控技术路径,为保障农产品安全和土壤环境质量提供了重要指导。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吴龙华作了题为“矿区周边土壤镉污染及其植物修复研究”的报告。详细阐述了矿区周边土壤镉污染状况,并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在治理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研究,为矿区环境修复提供了新策略。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魏世强作了题为“丘陵山区受污染耕地靶向式安全利用与修复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报告。针对丘陵山区受污染耕地,介绍了靶向式安全利用与修复技术的研发成果及其应用情况,为耕地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创新方案。

贵州大学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周少奇作了题为“土壤氮循环转化之电子计量学研究”的报告。结合电子计量学方法,深入分析了土壤氮循环转化的过程,其研究成果为土壤氮素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十三届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共同主办。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