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综述:日常生活中再生水的暴露剂量
最新动态
综述:日常生活中再生水的暴露剂量
2024-11-3076

The exposure dose of reclaimed water in daily life: A mini review


作者:Liu He, De-Xiu Wu, Xin-Yang Zhang, Lu Peng

Water Cycle, Volume 4, 2023, Pages 120-126, ISSN 2666-4453

https://doi.org/10.1016/j.watcyc.2023.05.003

1 / 文章亮点


  • 系统总结了再生水的暴露剂量模型

  • 提供了模型中每个参数的获取方法或估计值

  • 比较了不同情景下再生水的暴露剂量

2 / 研究内容简介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作者发表了“日常生活中再生水的暴露剂量”综述文章。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加剧,再生水的利用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一项重要战略。再生水的利用具有污染物暴露风险,然而,再生水在实际使用中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暴露剂量研究相对较少。传统的风险评估往往侧重于特定污染物的浓度分析,忽略了实际暴露情景中的多种复杂因素,如暴露途径、环境条件和人群差异等。因此,本研究结合上述因素,总结了再生水暴露剂量的通用计算方法,并比较了不同人群类型的暴露剂量,揭示其潜在风险,为不同人群的风险预防和控制提供有效建议。

再生水对人体有三条常见的暴露途径(图1),包括(1)再生水以液体形式从口腔进入消化道;(2)人体直接接触再生水时,通过皮肤吸收渗透到体内;(3)再生水被雾化形成气溶胶,通过呼吸吸入人体。三种暴露途径的分析有助于了解不同暴露途径中再生水对人体的实际影响,获得更准确的再生水暴露剂量值。

图1 再生水的常见暴露途径


根据不同的暴露位置,人体暴露评估涉及的剂量类型可分为:(1)潜在剂量:通过非吸收屏障的暴露表面(如鼻子或嘴巴)进入人体的剂量;(2)施用剂量:皮肤、肠、肺等吸收屏障之外的剂量;(3)内部剂量:通过吸收屏障进入受体的剂量。上述三种暴露途径中不同剂量的定义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暴露途径中剂量的定义(Potential dose:潜在剂量;Applied dose:施用剂量;Internal dose:内部剂量)


再生水暴露剂量模型包括口服摄入暴露模型皮肤吸收暴露模型吸入暴露模型。本研究提供了多种计算暴露数据的参数,包括皮肤接触面积、呼吸速率和再生水雾化浓度。可根据不同的暴露评估目的选择合适的参数。

根据不同人群的每日暴露量和年暴露频率,计算了常见再生水回用情景下的年暴露剂量(图3),平均值为22.44L/年,这表明暴露于再生水的风险不容忽视。研究进一步比较分析了职业与非职业活动的再生水年暴露剂量(图4),职业活动的年暴露剂量平均值和中位值分别为42.63 L和9.81 L,高于非职业活动的7.91 L和0.90 L。不同职业活动的年暴露剂量差异显著,高于平均值的职业活动包括道路除尘(14.25 L)、园林绿化(10.50 L)、道路冲洗(9.00 L)和人工洗车(4.81 L)。

图3 常见再生水回用情景下的年暴露剂量

图4 职业和非职业活动的再生水年暴露剂量

3 / 重要结论


(1)再生水暴露剂量模型(口服摄入暴露模型、皮肤吸收暴露模型和吸入暴露模型),考虑了再生水回用情景、地理和气象条件、人群特征等因素,广泛适用于再生水健康风险评估,为再生水的安全利用提供指导。

(2)研究发现,职业活动的再生水年暴露剂量较高,尤其是道路除尘(14.25 L)、园林绿化(10.50 L)、道路冲洗(9.00 L)和人工洗车(4.81 L)等,应重点关注这些职业人群的潜在健康风险。

4 / 原文信息


关于Water Cycle

Water Cycle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联合科学出版社、爱思唯尔旗下科爱出版社主办,旨在促进水循环与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水利工程、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学、地学、水力学和气象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水循环研究的快速发展,致力于培育未来水循环系统的创新理念与革新技术,支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Water Cycle自2020年创刊以来,坚持“提供行业有用信息、引领工程科学发展”办刊理念,以在国际上展示中国水业成就,助力中国水业走向国际,向中国水业同行提供国外先进实用成果为宗旨,坚持高质量、高品位办刊,其影响力稳步提升,已被ESCIBiological Abstracts、BIOSIS Previews、Ei Compendex、DOAJScopus、EBSCOhost等权威数据库收录,入选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作为牵头单位认定的《环境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3)CiteScore 2023=9.2,位居多个相关学科Q1区。目前,免除2024年版面费,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来稿!

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下属分支机构,成立于2015年。该专业委员会秉承“善水循环、尚法自然”理念,致力于促进水处理与循环利用领域理论、技术、工程、标准和管理研究与创新发展,开展学术交流、人才培育、科普与宣传教育等公益活动,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专业委员会定期举办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先进水技术博览(WaterTech.)、水科学技术前沿沙龙(WaterInsight)、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学术会议(ChinaWTR)、全球水环境与水循环研讨会(GlobalWEC) 和ISO水循环利用国际标准研讨会等高水平学术活动,主办再生水网、Water Cycle国际学术期刊和《水工程科学进展》通讯。

专业委员会网站:

http://reuse.reclaimedwater.net/

再生水网:

http://www.reclaimedwater.net/

Water Cycle投稿链接:https://www.keaipublishing.com/en/journals/water-cycle/guide-for-authors/#3514771

扫码关注

Water Cycle公众号

扫码查看

Water Cycle官网


第九届全国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学术会议

会议时间:2025年4月11日(周五)-13日(周日)

会议地点:云南·昆明

会议网址:http://chinawtr2025.reclaimedwater.net

报名微信小程序:再生水WaterReuse

会议链接如下(点击可查看详细内容)

会议预告

会议安排

精彩回顾丨科技写作沙龙-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学术会议

精彩回顾丨未来沙龙 - 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学术会议

精彩回顾丨优秀厂长与优秀工程师沙龙 - 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学术会议

学科发展报告(一)丨第九届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学术会议预告

学科发展报告(二)丨第九届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学术会议预告

学科发展报告(三)丨第九届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学术会议预告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