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第二批“智为青绿”数字碳中和技术解决方案与典型案例征集启动
最新动态
第二批“智为青绿”数字碳中和技术解决方案与典型案例征集启动
2024-06-125


为更好的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数字碳中和联合实验室现面向全社会开展“‘智为青绿’数字碳中和技术解决方案与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为社会各界开展数字化绿色化技术创新和应用提供经验借鉴和资源共享。现将有关征集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时间
分批征集,分批开展宣传,第二批征集活动自2024年6月5日起至2024年10月31日。
二、征集对象
数字碳中和技术解决方案与典型应用案例(场景)征集对象包括不限于:
1.工业(钢铁、石化、食品、纺织、装备制造、ICT等),建筑、交通、电力、能源、农林、服务等行业应用案例落地企业;
2.数字碳中和技术服务解决方案提供方,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
三、征集范围
数字碳中和技术解决方案与典型应用案例(场景)征集范围包括四个方向,分别为:
1.源头端:智为“减碳”
面向数字技术赋能源头供给端减碳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的典型案例(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数字技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提升传统能源的供能效率,解决清洁能源消纳与稳定,以及能源互联网、新型储能技术和智能微电网等领域的典型案例。
2.过程端:智为“降碳”
面向数字技术赋能过程端节能降碳和应用实践的典型案例(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数字技术赋能能源利用、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减污降碳协同和绿色设计等工业和信息业,以及数字技术赋能交通、建筑和乡村振兴等领域数智化改造场景和典型案例。
3.末端:智为“固碳”
面向数字技术赋能末端固碳应用实践和典型案例(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依托可视化模拟、物联网、智能决策等技术建立起的数字化资源监测系统,实现高实效、高精度碳汇数据动态监测,以及利用数字技术对CCUS技术的研发和突破等典型场景和应用案例。
4.管理端:智为“管碳”
面向数字技术实现碳管理的应用实践和典型案例(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数字技术助力碳交易、碳金融、碳足迹、碳资产管理、碳服务等,实现碳市场的安全可信交易与高效结算,以及碳交易流程和自动化业务处理等方面的典型案例。


四、征集要求


1.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相关标准。
2.技术具有创新性、典型性、推广性,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应用效果明显符合地方、行业需求,对推动本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3.已经通过工程或平台示范或用户使用等方式投入应用,应用场景相对成熟,可带来较好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具备较好的推广前景。
4.技术知识产权明晰,持有者同意技术转化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的基本信息(不涉及关键核心技术)可向社会公开,不涉及国家秘密和敏感信息。
5.应用案例主体无污染投诉和环境处罚记录。
五、征集流程
(一)报送要求
1.请按要求填报《数字碳中和技术解决方案与典型案例申报表》(点击下载 申报表.doc),内容应真实客观、全面具体、逻辑清晰,杜绝虚构和夸大实际效果,提交案例配图要单独提交清晰度高的png或jpg格式原图(建议2M以上,印刷排版需要)。
2.根据申报案例的所属领域,请以“申报领域+单位名称+案例名称—智为青绿申报材料”为邮件名称,将申报材料包括申报表签字盖章PDF扫描件、Word电子版、照片(需命名)、视频(如有)等打包发送至邮箱:miqunzheng@caict.ac.cn 。
3.同一企业可提交多个解决方案或典型案例,支持联合申报。
(二)技术评估
联合实验室将组织各行业专家对案例进行论证评估,视情况对相关案例进行现场考察核实。
(三)宣传推广
征集的案例将纳入《数字碳中和联合实验室——“智为青绿”数字碳中和技术解决方案与典型案例汇编》,同时将通过“科创中国”等平台进行宣传,并将优秀案例每年通过亚洲低碳技术和创新大会等渠道公开发布推广。
六、其他
1.本次征集活动采取自愿填报原则,申报不收取任何费用。
2.申报单位须保证其所提交案例(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等全部资料)无著作权及版权的争议或纠纷。
3.数字碳中和联合实验室保留对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联系方式
宓老师
13901136876
miqunzheng@caict.ac.cn
马老师
15010954981

数字碳中和联合实验室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起,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清华大学、阿里云、华为、联想等45家单位组成,汇聚工业制造、能源电力、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科技力量。贺克斌院士、王金南院士、王坚院士、廖建新教授等 40 多位知名专家担任联合实验室专家。实验室旨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于绿色低碳领域,推动数字技术助力行业与区域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