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Water Cycle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yMjE4Mzc5MQ==&mid=2247489460&idx=1&sn=f2921e3aefd91a6822228d50287139fe
A state-of-the-art review of the electrocoagulation technology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作者:Sriram Boinpally, Abhinav Kolla, Jyoti Kainthola, Ruthviz Kodali, Jayaprakash Vemuri
Water Cycle, Volume 4, 2023, Pages 26-36, ISSN 2666-4453
https://doi.org/10.1016/j.watcyc.2023.01.001
1 / 文章亮点
电凝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机理
电凝技术的应用及影响电凝的因素
电凝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前景
2 / 研究内容简介
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持续发展,大量废水急剧产生。电凝是一种可靠的电化学处理技术,该技术易于操作、化学品添加剂用量少。印度马辛德拉大学中央理工学院的Sriram Boinpally等人聚焦电凝技术,概述了电凝处理废水过程中工艺变量、操作因素等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并讨论了电凝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研究表明电凝能有效去除地下水中总磷酸盐、氯化物、硫酸盐、钙镁离子等,电凝工艺被广泛用于纺织业、肉类加工等行业废水。电凝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电解,电解工艺开发初期是通过产生氯气减少污水臭味并对污水进行消毒,1889年伦敦,电凝技术首次在一家污水处理厂中得到应用。此后关于电凝技术的相关专利陆续被提出,但由于电力成本较高并未得到广泛应用。1984年美国,电凝技术去除地下水和地表水中污染物效率高于化学混凝技术,被用于饮用水处理。电凝技术是电化学、混凝和气浮等技术的结合,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化学工艺已经可以在低电流条件下运行,可以和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结合使用,具有丰富的应用前景。
如图1所示,电凝池中的电解槽由一个阴极和一个阳极组成,阴极和阳极外接电源,并浸入电解液中。电流通过时,阳极发生氧化,金属解离成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释放出等量的电子。尽管电极由相同的材料组成,但溶解只发生在阳极上。水在阴极上的还原过程会形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阳极上形成的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金属氢氧化物,溶液的 pH 值影响形成单质或聚合、可溶或不溶的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是非常好的污染物吸附剂,由于其比表面积很大,因此很容易与污染物结合并形成絮状物。阴极生成的氢气将较轻絮状物提升到溶液表面,这一过程称为电浮,这些絮状物可以通过撇渣去除。形成的较重絮状物往往会沉入底部,形成污泥,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有效清除。阳极产生的氧气形成过氧化氢(中间产物),有助于无毒和有毒物质的氧化。
图1 电凝池示意图
电凝池的设备设计简单、清洁高效,能处理多种废水。乳制品废水处理,使用铝作为电极材料,电流密度为6.16 mA/cm2、pH=5时,25 min COD去除率达到57%;另有实验证明以氯化钙作为电解质效果极佳:pH 值为 7 时,磷酸盐和浊度的去除率高达 95%,溶液中的有机物被去除,电凝后的溶液在 45 小时内保持稳定 。制革废水处理,将电凝技术和紫外混用,对废水进行连续处理的效果很好:电凝技术和紫外线结合可减少废水中 94.1% 的 COD,电凝技术和紫外线技术单独使用分别减少85.7% 和 55.9%。纺织业废水处理,添加空气微气泡扩散器、折板电极等,与传统电凝池相比脱色率高达92.35%,装置受平板距离、倾斜度、液体流量等系统因素影响较大。家庭自来水中氟化物的去除研究表明,电凝技术针对1.5mg/L的氟浓度去除率达到90%。
图2 电极的不同排列方式
影响电凝技术去除污染物效率的因素包括:溶液的电导率、电源类型、溶液的 pH 值、电极间距、电解时间、电流密度等。在电解过程中,阴极附近的溶液会因存在的各种离子的移动而浓缩,通过搅拌可将这种影响降至最低。电极间的部分空间会被气体占据,从而增加电阻,可利用波纹电极和穿孔电极将气体排出。电极间静电场会随着电极间距的增加而减弱,导致离子移动减缓,达到更好的絮凝效果。铝和铁因为产物具有良好的混凝效率成为常用的电极材料,当水中钙镁离子浓度较高时,建议使用惰性阴极材料。电凝过程中,溶液的pH会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出水的最终pH值影响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电流密度也与pH存在一定的关联,影响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也与电解时间有关,达到最佳电解时间后,污染物去除效果不会继续增加,普通电极和扩展表面电极的最佳电解时间分别为 3 小时和 2 小时。电极的连接方式会影响电凝池的降解效率(如图2所示),单极并联(MP-P)、单极串联(MP-S)、双极并联(BP-P)代表不同的连接方式, MP-P的连接形式成本效益最高。
目前关于电凝池的研究多集中在特定污染物的去除上,关于反应器的最佳设计和运行条件研究不足,相关模型的开发将有助于电凝池的实际生产应用,此外还应聚焦如何解决电极的钝化、提高絮凝效果等关键问题,以开发出低能耗、高效率、可应用的电凝处理工艺。
3 / 重要结论
电凝技术应用基础广泛、成本效益高,与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电凝过程复杂,涉及多种机制和变量,电解设备开发较多,但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的性能还有待检验。因此了解相关反应机理、构建应用模型是推动电凝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
4 / 原文信息
关于Water Cycle
Water Cycle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联合科学出版社、爱思唯尔旗下科爱出版社主办,旨在促进水循环与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水利工程、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学、地学、水力学和气象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水循环研究的快速发展,致力于培育未来水循环系统的创新理念与革新技术,支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Water Cycle自2020年创刊以来,坚持“提供行业有用信息、引领工程科学发展”办刊理念,以在国际上展示中国水业成就,助力中国水业走向国际,向中国水业同行提供国外先进实用成果为宗旨,坚持高质量、高品位办刊,其影响力稳步提升,已被ESCI、Biological Abstracts、BIOSIS Previews、Ei Compendex、DOAJ、Scopus、EBSCOhost等权威数据库收录,入选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作为牵头单位认定的《环境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3),CiteScore 2023=9.2,位居多个相关学科Q1区。目前,免除2024年版面费,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来稿!
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下属分支机构,成立于2015年。该专业委员会秉承“善水循环、尚法自然”理念,致力于促进水处理与循环利用领域理论、技术、工程、标准和管理研究与创新发展,开展学术交流、人才培育、科普与宣传教育等公益活动,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专业委员会定期举办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先进水技术博览(WaterTech.)、水科学技术前沿沙龙(WaterInsight)、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学术会议(ChinaWTR)、全球水环境与水循环研讨会(GlobalWEC) 和ISO水循环利用国际标准研讨会等高水平学术活动,主办再生水网、Water Cycle国际学术期刊和《水工程科学进展》通讯。
专业委员会网站:
http://reuse.reclaimedwater.net/
再生水网:
http://www.reclaimedwater.net/
Water Cycle投稿链接:https://www.keaipublishing.com/en/journals/water-cycle/guide-for-authors/#3514771
扫码关注
Water Cycle公众号
扫码查看
Water Cycle官网
第九届全国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学术会议
会议时间:2025年4月11日(周五)-13日(周日)
会议地点:云南·昆明
会议网址:http://chinawtr2025.reclaimedwater.net
报名微信小程序:再生水WaterReuse
会议链接如下(点击可查看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