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定于2024年11月2日-3日在福建省厦门市翔鹭国际大酒店召开。会议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会议将邀请知名院士专家作特邀报告,安排了24个分会场、青年学者专场、研究生专场,并设置墙报交流展位。
“议题15:海平面上升和人类活动对河口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及应对”分会场已确定报告如下,欢迎报名参会交流!会议报名请扫描最下方二维码。
议题 15:海平面上升和人类活动对河口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及应对分会场
01
分会场召集人
王爱军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副主任/研究员
报告题目:河口潮滩冲淤变化及其控制机制
王爱军,南京大学博士,研究员,现任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与海岸地质研究室副主任,河海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福建省海洋物理与地质过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河口海岸分会理事,《Anthropocene Coasts》杂志副主编,《华东地质》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以首席科学家身份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项目2项;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
仝川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教授
仝川,北京大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生态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林业局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站长、中国生态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湿地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中国滨海蓝碳研究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湖泊与湿地专业委员会委员、《生态学报》和《湿地科学》等刊物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项、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项目课题1项,作为PI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863”子课题各1项。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GCB, GBC, EST, Water Research, Limnology & Oceanography,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版)等刊物上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
02
分会场报告介绍
郑新庆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副主任/研究员
报告题目: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氮循环及其演化
郑新庆,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自然资源部海峡西岸海岛海岸带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福建省高层次人才B类,福建省青年拔尖人才,获得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资助,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中国海洋学会深潜学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主要从事珊瑚保育生物学、珊瑚礁全球变化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重点和面上项目,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等省部级项目30余项。先后在Microbiome、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Water Research、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cological Indicators、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中国科学院院刊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文章近90篇,专著5部,编制国家标准2项,获得厦门市和海洋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第一),海南省科学进步奖二等奖1项。
王成龙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研究员
报告题目:人类活动干扰下长江河口-东海内陆架区沉积有机质的命运
王成龙,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边缘海有机质埋藏过程及对流域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获评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6项,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Geoscienc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等期刊发表论文20篇。
谭 季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博士生
报告题目:不同土壤氮本底的河口沼泽湿地甲烷产生和排放通量对氮负荷增强的响应
谭季,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变化影响下的河口潮汐沼泽湿地和水产养殖塘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机碳厌氧代谢速率与途径分析、海平面上升和氮负荷增强下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及产生机制等。近几年来以骨干成员身份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多项,在《Aquaculture》、《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Biogeosciences》、《环境科学学报》、《生态学杂志》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赵悦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报告题目:滨海湿地微生物厌氧甲烷汇对典型抗生素的响应机制
赵悦文,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地下水新污染物和甲烷代谢过程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
黄佳芳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闽江河口湿地碳收支及其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
黄佳芳,副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师,闽江河口湿地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主要从事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朱士兵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博士生
报告题目:潮滩侵蚀-淤积转换进程中动力响应及互馈机制
朱士兵,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在读博士生,指导老师是汪亚平教授(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是海滩动力地貌过程及演化;博士期间参与了导师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了自然资源部华东海岸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基金课题;已发表10余篇文章,其中博士阶段以第一作者已发表3篇SCI文章,包括《Earth's Future》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和《Applied Ocean Research》中科院一区期刊。
马 浩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博士生
报告题目:长江口九段沙长期冲淤演变及其盐沼植被影响研究
马浩,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学专业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是海岸生物地貌学,主要关注潮滩盐沼植被和地貌的长期演变及其互馈机制,导师是史本伟研究员。
报告持续更新中
报告顺序以印刷日程为淮,敬请期待……
03
特邀主旨报告及各分会场介绍-链接查阅
04
会议报名
墙报尺寸宽 90cm×高120cm,墙报请自行打印带至会场。
参会报名请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会议网站在线报名!报名请选择分会场“议题 15:海平面上升和人类活动对河口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及应对”
2024 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
报名二维码
05
会务组联系方式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联系人:张中华 金宝艳 郝宝连 李向阳 杨金丽 陈永梅
电话:010-60272046 62259894
邮箱:csesxsb@chinacse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