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分会场预告 议题 23】:海洋污染物环境行为与生态毒理效应| 2024 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
最新动态
【分会场预告 议题 23】:海洋污染物环境行为与生态毒理效应| 2024 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
2024-10-236

    2024 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定于2024年11月2日-3日在福建省厦门市翔鹭国际大酒店召开。会议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会议将邀请知名院士专家作特邀报告,安排了24个分会场、青年学者专场、研究生专场、并设置墙报交流展位

   议题 23:海洋污染物环境行为与生态毒理效应“分会场已确定报告如下,欢迎报名参会交流!会议报名请扫描最下方二维码。

议题 23:海洋污染物环境行为与生态毒理效应分会场

01

分会场召集人

 

付 杰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纳米污染物与生物絮体的相互作用

     付杰,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新兴污染物环境行为与控制技术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生物絮体微生态系统及其与环境污染物互作的研究,包括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絮体形成及理化性质的影响,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絮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环境污染物在生物絮体表面的界面行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湖北省联合基金等重点项目。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 等环境生态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 论文105篇,H指数51;主编或参编英文著作4部;获MDPI 2021杰出贡献奖(2021)、首届中国化学快报环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2019)、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23、2019);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1-2024)、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2021)。

02

分会场报告介绍

 

郭 亮 中国海洋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菌-藻”协同海水养殖尾水减污降碳技术研究

     郭亮,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我国首批“国际清洁能源拔尖创新人才”项目,连续多年获评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曾先后在英国、瑞典、美国开展访问学习和合作研究。共主持国家基金3项,省部级基金3项,青岛市科技计划等项目7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SCI论文的总引用4700余次,H-index=38。曾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二等奖,第十五届“天泰优秀人才奖,第三届“芙蓉学子”学术科研奖,首届“桑德环境奖”特等奖”等。

 

范佳佳杭州师范大学 副教授


报告题目:新污染物对有害藻类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及机制

     范佳佳博士,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分别获得水文水资源学学士学位和生态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为:复杂水体中有害藻类水华的形成机制和调控技术,饮用水深度净化处理新工艺对有害藻类及代谢产物的调控,新兴污染物对有害藻类的生态效应等。相关成果先后发表于“Water Res.”、“J. Hazard. Mater.”等环境与生态领域高影响力期刊上。

 

李西山 大连海事大学 讲师


报告题目:施加溢油分散剂条件下海洋溢油污染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

     李西山,讲师,博士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从事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方向,研究溢油污染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及分子调控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7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2项。曾获大连海事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二等奖和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博士生学术会议“优秀Poster奖”等。目前已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Chemosphere》、《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和《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等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EI检索论文和中文核心论文5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

 

尹 方上海海事大学 副教授


报告题目:溢油燃烧排放多环芳烃及生标指纹源特征

     尹方,1985年生,男,博士,副教授,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专任教师。研究方向聚焦于海洋、船舶溢油污染评估与防护、船舶尾气洗涤水中热点污染物监测与风险评估等,在海洋、船舶油污染示踪、监测、风化降解、净化防护方面有着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单篇论文最高引用次数120余次,参与编写国际知名海洋溢油权威全英文专著《Oil Spil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cond Edition)》。

 

齐志鑫 大连海事大学 副教授


报告题目:滨海溢油与悬浮颗粒物的聚合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齐志鑫,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指导教师,博士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从事海洋环境科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海上溢油迁移转化与污染防控。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项目,荣获2024年度国际埃尼奖(Eni Award)提名,入选大连市本地高层次人才、大连海事大学“星海工程”教师培养计划。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和《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主讲《海洋环境评价》、《可持续发展海洋科学》和《环境工程》等课程。

 

常 方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基于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海水养殖尾水综合处理

     常方,博士,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主要从事水体污染物深度处理方面的研究,开展了城市大型封闭水域治理、封闭半封闭式海湾治理、海水养殖水综合处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研究工作,主持上海市科委面上项目1项、交通部重点研发计划2项、天津市生态城科委项目1项、院发展基金2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10篇。

 

李 章 聊城市东昌府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博士


报告题目:石油污染对水体中天然纳米金颗粒形成、稳定性及生物毒性的影响

     李章,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专攻石油污染对水体中天然纳米金颗粒形成及环境行为的深入研究。在博士学习期间,李章博士通过深入的文献研究和实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权威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al》和《Journal of Molecuar Liquids》上发表高质量论文2篇,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高水平期刊《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上发表论文1篇。此外,李章博士在读期间还积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作为项目骨干,为多项研究成果的产出做出了贡献。在本次研讨会分会场中,李章博士将围绕“石油污染对水体中天然纳米金颗粒形成、稳定性及生物毒性的影响”这一课题,分享她在该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独到见解。

 

王 佳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生


报告题目:石油烃(PHCs)和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以不同模式塑造海洋石油降解微生物

    王佳,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利用宏基因组和宏转录组学技术研究环境微生物与环境中新型污染物的相互作用。目前已发表1篇SCI论文。


报告持续更新中

报告顺序以印刷日程为淮,敬请期待…… 


03

特邀主旨报告及各分会场介绍-链接查阅

详见:关于举办2024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的第二轮通知

04

会议报名

请提交论文人员将电子版论文全文至邮箱:csesxsb@chinacses.org。截止日期2024年10月20日。墙报尺寸宽 90cm×高120cm,墙报请自行打印带至会场。

      参会报名请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会议网站在线报名!报名请选择分会场“议题 23:海洋污染物环境行为与生态毒理效应。

2024 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

报名二维码

06

会务组联系方式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联系人:张中华 金宝艳 郝宝连 李向阳 杨金丽 陈永梅

电  话:010-60846163 62259894

邮  箱:csesxsb@chinacses.org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