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第30届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会议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分会场预告 | 专题1: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环境
最新动态
第30届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会议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分会场预告 | 专题1: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环境
2024-09-065



第30届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会议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定于10月21日至22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会议主题为“科技助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大会将邀请知名院士专家作特邀报告,安排31个分会场,并设置墙报交流展位。

“专题1: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环境”分会场已确定报告如下,欢迎报名参会交流!会议报名请扫描最下方二维码。





专题1: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环境分会场


分会场召集人(分会场主席)



范绍佳(中山大学教授)

发言题目:东南亚野火气溶胶排放对南 海北部空气质量影响



范绍佳,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计划“杰出学者”,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副主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环保咨询专家、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联盟理事长。曾任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主任、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环境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及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5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培养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硕士、博士80多人,主编出版《环境气象学》教材。建立了珠三角大气边界层概念模型,发现回流指数、小风层厚度、边界层高度等量化边界层结构变化对空气质量影响的实用预报指标,在广东省、珠三角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和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2006年被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气象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参研成果2019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0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邓涛(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副所长)

发言题目:珠三角地区闪电活动对氮氧化物及臭氧的影响




邓涛,博士,研究员,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气象局青年英才,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广东省气象科技杰出青年奖,广东省气象局温室气体与碳中和监测评估创新团队首席。与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联合研究生十多名。《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编委、《热带气象学报》副主编。国基金和国内外相关知名期刊评审专家。围绕边界层结构与气溶胶辐射特性、臭氧光化学观测以及数值模式开展研究工作。牵头研发建立了华南区域环境气象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该系统获得华南区域中心业务准入,被国家气象中心以及省级气象环保等多家部门移植应用。主持国基金和省基金等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SCI/EI 7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省部级表彰1项。司局级表彰3项

报告情况(特邀报告)



赵春生(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黒碳气溶胶光吸收性增强的实验研究



赵春生,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云降水物理学和大气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内容包括气溶胶—辐射—云—降水相互作用,气溶胶吸湿特性,气溶胶辐射与光学和对流层臭氧化学等方面,发表文章210篇,引用次数7810次。

孙业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

发言题目:北京超大城市化学组分垂直分布特征及气象要素影响



孙业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边界层理化结构和大气污染形成机制、室内空气污染等研究。发表论文300余篇,H指数为78。任Environ. Res. Commun., Curr. Pollut. Rep.和Adv. Atmos. Sci.等多个期刊编委。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 (2019-2023),曾获TWAS-CAS前沿科学青年科学家奖、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和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等。

权建农(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研究员)

发言题目:城市边界层理化结构与大气污染物输送



权建农,男,博士,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大气边界层、雾霾、气溶胶的环境与气候效应、以及云和降水等领域研究工作。引领开展了我国机载大气污染物探测研究工作,提升了对于对流层内化学过程与影响机制、以及大气污染物垂直输送与循环过程的科学认知;发展了大气边界层高时空分辨率、全要素融合探测技术,系统阐述了涵盖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的气溶胶-边界层反馈机制;揭示了地形和边界层过程主导的华北区域污染物高空输送机制及对北京市大气污染的贡献;揭示了城市残留层化学过程特征及对近地面大气污染的贡献。承担了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等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被引用3500余次, H-index29, 担任ACP、GRL、STOTEN等期刊评审专家。

张强(甘肃省气象局总工程师/一级巡视员/研究员)

发言题目:旱区陆面非降水性水分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张 强,中共党员和民盟盟员,任甘肃省气象局一级巡视员(正厅级)/总工程师、二级研究员,兼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主任及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学术机构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多个学术团体任理事长、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理事或委员,担任《干旱气象》主编、《高原气象》副主编及《气象学报》等十多家学术刊物编委;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十届甘肃省政协委员。曾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第五届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杰出工程师奖,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和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甘肃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气象科技先进工作者及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和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工作奖等多种荣誉,作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杰出代表受邀参加改革开放40周年“百名科学家、百名科技工作者座谈会”。

长期从事干旱气象、陆-气相互作用和区域气候研究研究,主持完成包括国家“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内13项国家级课题。出版专著18部,发表论文600余篇,被SCI收录近160余篇;论著被引用万余次,在中国知网H指数和G指数等指标中均居全国气象领域前列。成果获首届国家创新争先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一等奖5项等共计20余项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及2022年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气象局优秀科技成果2项。

张镭(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教授)

发言题目:青藏高原粉尘气溶胶及其气候环境效应



张镭,理学博士,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曾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主任、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泛第三极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前沿科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大气科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五届、六届),曾在美国Texas A﹠M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ICTP)访问研究。长期从事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大气边界层与扩散、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大气污染及其控制等教学和研究。主持完成省部和国家级课题2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获首届全国气象教学名师(2018)、国家高校青年教师奖(2000)、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2)、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8)、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998)、全国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1999)、兰州大学师德标兵(2001)、兰州大学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2009)等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吕世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发言题目:陆面过程模式土壤砾石参数化、冻融参数化和土壤分层研究进展



吕世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大气学科评审组成员。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3项和国家级其他项目17项;发表论文330篇,SCI收录131篇。专著2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和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各1项。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33名、硕士41名。主要研究了西北绿洲能量水分循环过程,发现绿洲的自保护机理利于水分保护,为保护绿洲提供了技术支撑;观测和模拟研究了黄河源下垫面地表能量水分输送过程,发展了高原冻土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发展了陆面过程模式土壤砾石参数化方案,提高了模式的模拟能力。

张小玲(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发言题目:成都平原城市群臭氧夜间增长现象及影响机制研究



张小玲,女,博士,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入选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四川省特聘专家;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环境与健康气象科研团队带头人,成都平原城市气象与环境四川省野外站站长。主要从事城市气象、大气环境、环境气象与健康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开展城市化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大气污染成因机制研究;研发建立京津冀环境气象数值预报系统;揭示四川盆地大气污染形成和演变的边界层过程与传输机制;评估极端天气与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风险的影响。主持和主研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四川省科技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SCI收录5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个人表彰5项。兼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会高级理事、中国气象学会医学气象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气象医养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四川省气象学会城市气象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朱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发言题目:北京高空一次黑碳异常高值来源的多证据追踪



朱彬,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气环境、大气物理、人类活动的气候效应等方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是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014)和国家一流课程(慕课,2019)负责人,中国气象局首届全国气象教学名师(2018)。曾荣获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2006)、江苏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奖1项(排名1)、江苏省“333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曾承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100多篇。

袁仁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大孔径闪烁仪在地气通量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袁仁民,男,1968年生,安徽六安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气边界层物理,大气湍流和大气探测方面的研究。主要工作,自主设计并成功研制了对流水槽实验系统,应用于大气边界层结构和湍流特征的精细化研究:通过湍流理论和光传输理论的研究和分析,建立了气溶胶垂直输送通量的测量技术方法和相关理论并研制了测量系统。

樊一帆(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

发言题目:城市气候多尺度物理过程及其对建筑能耗与居民健康的影响



长期从事城市通风、大气边界层、低碳健康建筑与城市等研究。已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国际城市气候学会Feature Article,高被引论文等),作为主编出版浙江省“十四五”首批新工科重点教材《城市风热环境》,参编3项团体标准,获批浙江省一流本科国际化课程。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2,2022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4,2022年),应用于亚运村、杭州西站枢纽等国家重大工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尖兵领雁”项目、住建部项目子课题、科技部十四五项目子课题、世界顶尖大学学科合作计划项目等。受邀参加20余次国际高水平会议,10余次特邀报告,多次担任国际会议分会场主席。担任国际期刊《City and Built Environment》副主编,担任Nature子刊和Cell子刊在内的十余个国际知名期刊审稿人,获评建筑领域一区期刊《Building and Environment》杰出审稿人。曾受邀到剑桥大学和杜克大学访问交流。

田鹏飞(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典型半干旱盆地城市兰州边界层气溶胶吸收性及辐射效应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大气气溶胶与边界层空气污染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气溶胶吸收性及其气候环境效应。在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ACP和GRL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8篇。研究成果得到大气科学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论文被引用超1800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作为专题联系人和骨干成员参加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担任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甘肃省气象标委会委员、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大气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多个国内外主流期刊审稿人。

谢旻(南京师范大学博导/教授)

发言题目:局地和区域气象条件对长三角臭氧污染的影响研究



谢旻,男,理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大气科学的教学科研,重点关注大气污染成因及防控、双碳政策及气候应对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开展数值模拟和机器学习应用、环境遥感及大数据分析的技术研发。主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参与国家法规空气质量模型技术体系研究和大气环评导则修订等。发表研究论文140余篇,参与2本教材、5部专著的撰写,授权发明专利3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2项、行业学会奖5项,教学奖7项。担任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碳监测与数字化应用技术中心主任,江苏省颗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环境与遥感联盟委员,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等。

王宏(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发言题目:华东区域臭氧探空观测与科学研究进展



王宏,女,研究员(专技三级)、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天气动力专业毕业,专业方向: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福建省灾害天气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海峡灾害天气重点开放实验室专职副主任,主要从事臭氧预警预报技术研发、臭氧探空观测科学试验与科学研究,是福建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福建省臭氧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福建省大气环境保护专家、气象部门兼职教师。

近年来,共主持承担了21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省部级课题9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18项;发表科技论文86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48篇,主持撰写重要气象咨询决策报告13份,出版主要作者专著2部,参与国家级重大社会活动环境气象保障7次;获司局级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1)。


马耀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

发言题目:青藏高原复杂地表地气相互作用与大气边界层过程及其天气气候效应研究



马耀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西藏珠穆朗玛特殊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学术站长。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与气候效应研究。曾负责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近20余项,同时是重大国际合作研究计GAME/Tibet 和 CAMP/Tibet的2个中方负责人之一。在执行这些项目时,以马耀明研究员为首的“青藏高原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在条件十分艰苦的青藏高原建立了“青藏高原多圈层地气相互作用综合立体观测网络平台”,构建了第三极地区高时空分辨率的多圈层地气相互作用过程数据集。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2006年度气象科学和技术杰出青年奖,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21年获西藏科学技术一等奖。Remote Sensin和高原气象等杂志编委。

王咏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

发言题目:LCZ城市精细下垫面应用于高影响天气的数值模拟研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气象,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的优化发展,风光新能源预测精细化数值模拟,大气边界层与大气环境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等纵向项目8项。企事业委托项目十余项。获得电力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次。首届中国能源研究会电力气象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首届中国能源研究会多能互补及流域优化运行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李菲(厦门市气象台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研究员)

发言题目:基于多源资料的闽南沿海环境气象研究进展



李菲,女,研究员。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毕业,专业方向: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近年来,主要从事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的观测和预报研究工作,关注分析华东南地区的气溶胶光学物理特性、气溶胶吸湿增长特性、大气成分要素及扩散条件对能见度与环境恶化过程的影响。近年主持国基金和骨干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等省部级以上项目9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一、二作6篇,获专利2项,获中国气象学会二等奖和广东省气象学会一等奖。

报告持续更新中......

排名不分先后,最终日程安排以现场会议指南为准。

论文作者可墙报交流研究成果,墙报尺寸宽 90cm×高120cm。报名墙报交流请将墙报发送至邮箱:daqihuiyi@chinacses.org。墙报经审核通过后请自行打印带至会场,墙报接收截止日期2024年9月15日。

   

       会议报名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在线报名进行操作,提交相关信息。

第30届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会议在线注册二维码

往届大会图集

相关链接:

  1. 关于召开第30届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会议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的第二轮通知

  2. 第30届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会议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分会场预告 | 专题21: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技术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