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起举办的第一期“美丽中国青年大讲堂”以线上直播形式举办。本期青年大讲堂邀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分会委员、浙江工业大学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张士汉教授,分享《碳捕集与转化技术创新助力绿色低碳转型》。本期大讲堂由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汪黎东教授主持。
张士汉教授做专题报告
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普遍共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被认为是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化利用的重要技术选择。张士汉教授在《碳捕集与转化技术创新助力绿色低碳转型》的专题报告中,首先分享了个人学术背景和从事CCUS研究的科研经历,综述了CCUS技术的研究背景、主要国家CCUS技术的政策与技术现状、应用领域以及CCUS商业化面临的关键挑战。报告从技术路径创新与工程实践双维度,系统介绍了CO?捕集与转化技术的重要突破,重点展示了团队AI赋能复合胺相变吸收剂开发、CO?吸附捕集技术、电子结构重排定向调控乙烯转化路径等原创成果,并通过3项万吨级示范工程案例展现了从机理到工程应用的全链条研发模式。报告最后展望了面向不同应用场景与需求的CCUS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碳捕集技术、捕集转化一体化技术、应用场景拓展——海洋CO?捕集等前沿技术。
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汪黎东教授主持交流讨论环节
报告结束后,张士汉教授和汪黎东教授与线上参会人员围绕吸收剂应用与优化、机器学习模型优化、CO?消纳与转化路径、CCUS应用场景等关键技术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本期大讲堂吸引了线上1.7万人次科技工作者与业内人士参与。
美丽中国青年大讲堂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起举办的“美丽中国大讲堂”系列活动之一。“美丽中国大讲堂”系列活动是学会服务会员和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的公益性交流平台,包括会士大讲堂、前沿大讲堂、科普大讲堂、青年大讲堂等专题活动,旨在汇聚专家、企业及公众等多方力量,通过专题报告、案例分享和互动研讨等形式,传播生态环境领域的科学知识、技术前沿、政策解读与创新实践,凝聚社会共识,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欢迎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详情查看:关于征集“美丽中国大讲堂”报告专家的通知
会员服务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