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第十二届大气污染控制费效与达标评估暨大气霾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ABaCAS)在湖州德清开幕。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浙江工业大学联合主办,浙江工业大学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生态环境部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全省清洁能源转化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浙江)、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热能利用专委会共同承办,以“绿色转型下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主题,来自中国、美国、德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业界人士逾4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大会,深入探讨中国城市、区域乃至全球能源与环境相关的绿色发展路径和大气污染防控策略,进一步推动我国绿色转型下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大会共同主席、浙江工业大学校长高翔主持开幕式,并介绍会议背景。大会共同主席、清华大学郝吉明教授,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科技发展处副处长吴丰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祖义,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周树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四处项目主任万莹,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主任刘欣分别为大会致辞。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由北京大学陶澍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赵进才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李向东教授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侯立安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文清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会军教授,北京大学张远航教授,清华大学贺克斌教授,北京大学朱彤教授,美国杜克大学Drew Shindell院士,原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研究员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研究员、清华大学王书肖教授、同济大学郝柯教授、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伏晴艳教授主持大会特邀报告环节。香港理工大学李向东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龚山陵研究员、南开大学冯银厂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陈敏东教授、复旦大学阚海东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郑君瑜教授、清华大学王书肖教授、暨南大学王雪梅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孙业乐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张志诚教授、前美国环保署Dale Evarts教授,德国莱布尼兹对流层研究所Hartmut Herrmann教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Armistead Russell教授、加州大学尔湾分校Alex Guenther教授、美国萨克拉门托大都会空气质量管理区Alberto Ayala等专家作了大会特邀报告。
本次会议设置11个分会场,共有国内外18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围绕碳污融合排放清单与溯源技术、污染源排放测量技术与应用、大气复合污染和温室气体立体监测、空气质量模拟与控制成本效益分析、碳污协同增效路径、大气PM2.5和臭氧污染防控、大气环境与健康、大气环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大气霾化学机制、能源转型与大气环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limate, Clean Air, and Green Energy等专题开展交流研讨。会议特别设置了青年论坛,安排了“大气污染控制效益/成本评估和达标系统(ABaCAS)”培训会。
自2013年首次召开以来,ABaCAS学术研讨会在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2届。历届研讨会不仅为全球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碰撞智慧、贡献力量的重要平台,而且见证了大气污染防治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的显著成就,是中国科学家发起的大气环境领域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
会议精彩集锦(滑动查看)
学术交流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