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2024年生物多样性学术会议在雄安新区召开
最新动态
2024年生物多样性学术会议在雄安新区召开
2024-07-165

收录于话题

#202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处动态

7月14日至15日,2024年生物多样性学术会议在雄安新区召开。本次会议以“共建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未来”为主题,安排了6个特邀主旨报告,17个分会场,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新进展,分享前沿技术,探索创新路径。

1.

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助理陈永梅主持,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巡视员刘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祖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全占军、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巡视员陈恩惠分别致辞。


开幕式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为:刘宁、夏祖义、全占军、陈恩惠、陈永梅)

2.

特邀主旨报告

特邀主旨报告环节由云南大学于黎研究员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常江研究员主持。

(于黎(左)、常江(右))


草地植物多样性无人机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首席科学家高吉喜在报告中指出,无人机具有获取影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云下获取影像等优势,利用无人机技术攻克了传统草地植物多样性调查的局限性,实现了快速、高效、大范围的物种识别和监测,构建了可识别74种草地植物的无人机图像智能识别模型,并在不同草原类型中实现了较高的识别准确率,为草地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推动了草地生态质量监管的精细化和智能化发展。


从“爱知目标”到“昆蒙框架”

——中国生物多样性政策与实践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研究中心刘燕主任在报告中回顾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与实践的历程,展现了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就。我国作为COP15主席国,在联合国关于环境问题的重要政府间谈判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协调了绝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和立场,最终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通过。刘燕主任还介绍了我国最新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以及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规划,并展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遥感大数据与生物多样性定量遥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薛勇在报告中深入探讨了遥感技术与大数据在生物多样性监测领域的应用。他强调,生物多样性研究必须综合运用现有的工具和方法,包括远程观测与实地分析、实验研究以及模型构建。此外,薛勇院士还指出,要实现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深入,必须将生物学、生物地理学以及人为过程等跨学科、跨时空尺度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以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互补与协作。


转基因漂移及其生态风险研究

——水稻研究案例分析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卢宝荣教授在报告中提出了抗除草剂(过表达EPSPS)转基因向野生稻/杂草稻的漂移的问题,他指出,这种基因漂移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杂草稻中。卢教授强调,在不使用除草剂的条件下,EPSPS转基因作物可能会为栽培稻与野生稻或杂草稻的杂种后代带来适应性上的优势。同时,卢教授也提醒,EPSPS转基因作物的漂移及其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研究。


“天敌”对入侵植物叶际和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及机制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丁建清教授在其报告中提出了植物入侵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生态现象——"天敌逃逸"。他指出,在植物入侵的过程中,由于入侵物种往往逃离了其原生地的天敌压力,这种"天敌逃逸"现象可以显著改变植物的叶际和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丁教授强调,这种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尤其是关键功能群(例如菌根真菌)的变化,可能会间接地促进植物的入侵性。菌根真菌等关键功能群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营养吸收和对环境压力的响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入侵植物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全球变化下的植物保护规划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王志恒教授在报告中提出了宏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其在更大尺度上的应用。他指出,面对未来全球变化的挑战,物种受威胁的程度可能会显著增加,同时,现有的保护地可能无法保持其原有的保护成效。王教授强调,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保护规划必须前瞻性地考虑未来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以及这些变化对保护地功能的影响。这意味着在制定保护策略时,需要采用更为动态和适应性强的方法,以确保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物种和生态系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本届论坛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承办。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